总而言之,地方史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学的历史教师,应当对地方历史的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地方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式
地方史知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历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地方历史方面的教学活动。运用地方史知识进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为通史教材的补充,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时,是以讲授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为主的。地方历史材料可以作为补充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运用,以配合教科书本文的讲授。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在实际运用中还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情况:一、如果讲授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是发生在本地区的,可以用些地方史料加以丰富,以便更加具体他讲授,例如,浙北地区的教师讲到辛亥革命时,可以把当时当地的资产阶级革命情况加于讲述。具体来说,如敖嘉熊于1900年在杭州组织研究时事的革命团体——“浙北”,后来改为“浙学会”。讲吴越争霸,嘉兴地区的老师就可以根据地方史料,补充一些内容,把吴越地区情况,进行较为细致的介绍。二、如果讲授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虽然不是发生在本地区,但其影响波及到了本地区,这时可以补充本地区的一些情况,以便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规模和影响。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兴起在广西,但是后来发展在江浙地区。浙江的教师可以在叙述了太平天国运动总的情况后,简要介绍一些当时浙江人民的活动的情况。譬如可以介绍太平天国太平军的浙北保卫战,在1863年春,左宗棠统率清军向杭州逼近,李鸿章率军由苏北向嘉兴进攻。三、如果讲授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现象与本地区的关系不大,但为了更加形象地进行教学,可以适当借用本地历史的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讲述的内容,利用地方材料的优势,有机地插入一点具体性的说明,以加强讲述的效果。如讲到中共一大召开情况,嘉兴的教师就可以补充说:今天我们在南湖博物馆可以看到的红船,可以回想当时的状况。
2.开设地方史课程,系统讲授地方历史
根据地方教材的出版情况和历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以开设专门讲授本地区地方历史的课程。具体的课程设置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在学年教学计划中安排出10课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在保证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开设地方史课程。另一种是作为选修课的课程来开设。目前不少学校为了改进教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中学生开设了选修课程。地方史课程就可以作为其中的一门。开设地方史课程,是要有地方史教材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的。在已出版了地方教材的省市,进行地方史教学自有依据;在未编出地方教材的地区,教师可以自己编写,并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地方史教材的体例,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通史性的,即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全面系统地介绍本地区的历史;另一种是专题性的,择要介绍本地区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等。无论何种形式,地方教材都要突出地方历史的特色。
3.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地方史方面的教育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采取课外活动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地方史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时间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的形式,向全校学生介绍一些本地区历史的知识。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也可以配合重大纪念日来进行。此外,举办有关地方历史的展览会和故事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和野外考察、组织学生历史兴趣小组、出版专栏或墙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