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提高地理学科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阅读:265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15 11:38:42
分享到:
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也可以引进一些部分学生参与的学生活动,比如讲故事、做导游、角色扮演等,讲故事、做导游一般由一些优秀的口头表达好的学生来进行,需要提前准备,教师只要提前检查一下即可。角色扮演需要老师创设情境,学生即兴表演,展示学生才华,这些活动偶而为之,不属于学生活动主流。
2.2.2野外观测、考察、参观等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由于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安排一些野外考察或参观活动。这样的活动组织一次不容易,教师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参观考察回来要及时总结回馈,不一定要在知识与技能上,更多的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有收获。
野外观测活动包括校园观测、家庭实验等。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很有必要的野外观测活动集中在地球和地图的学习以及气温的学习上。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或观测后,能够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相对抽象的内容。综合初中地理教学内容,我认为这些观测实验是可行且必要的。
结果分析提示:比较不同时间沙子和水的温度差异,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沙子等同于陆地,水等同于海洋,推测海洋和陆地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温度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活动现象分析: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值在日出前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高,地表获得的热量越多,大气获得的热量也越多,所以气温高,反之则气温低。由于热量从地表辐射到大气有个过程,所以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稍晚于太阳高度最高和最低值。(与太阳高度有关的是纬度位置)
沙子温度早晚比水低,中午比水高。原因是沙子吸热和放热比水要快。同理,一天当中,中午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早晚比海洋低。一年当中,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有差异的原因是海陆因素)
不管是日影的观测还是气温的测定,对于学生而言,都容易一时新鲜,难以坚持下去。特别是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很难引起学生重视。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督促并组织学生做好这项工作。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的机会。当年的竺可桢就是因为有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观测记录物候,才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2.2.3信息的收集整理活动
在人文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鉴于教材篇幅有限,对各地区宗教、建筑、文化和风俗习惯等特征的了解不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一些学生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有关资料进行加工并展示出来,一方面充实学生知识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是地理课程新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深入到家庭,学生在网络中耗费的时间与日俱增,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抢占学生的上网时间,成为我们学校教育需要研究的主题。组织课外信息收集、整理、展示的活动就能够部分解决这一问题。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lightlysweet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