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展开联想,合理想象
联想想象常被广大考生用来演绎人的创新精神,其实联想想象也是一种丰富作文素材的好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平时作文素材积累不是特别丰富的考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再者,中考作文更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我们能合理地展开有意义的联想想象,作文时定能拓宽选材空间,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新颖的材料便如泉水般涌来。
例如:2011年四川省巴中中考市有位考生的满分作文《我的愿望》,所举事例就是小作者经过联想想象虚构的,但又较显真实。摘录片段如下:
“某城市的某个乡村里,有几十个小孩由于家中贫穷而不能上学读书,这个乡中的一个女孩,叫殷殷。妈妈到城里打工,积存了点钱供女儿读书,女儿在班中的表现不算突出,但是成绩还算可以,她在班中有个知己,叫菲儿。菲儿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
再如2011年山东省青岛市有位考生的满分作文《“反省”帖子ABC》,选取的材料就显得新颖独特。摘录片段如下:
亲爱的列位网友、博客:我是周周,我今天正加入中考,今年的作文是以“反省”为话题作文。我一时找不到有关反省的材料,你们马上给我发几篇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帖子。悬成分:50。快告诉我,急!!!
发帖者:初三结业生
由此可见,作文选材并非局限于已经出现过的事例或现象,也可以是作者头脑中的产物,只要联想想象合理,不露破绽即可。
3.化虚为实,拓展空间
所谓化虚为实,简言之就是把一个抽象、理性的话题、概念具体化,用现实生活或教材上的鲜活材料来充实它。这种方法在古诗词中常见,作者往往把乡愁、离恨、闺怨等抽象的东西,借助一定的景物表现出来,在写作中大多采用借景抒情、借物寓理、托物言志等技法,化远为近,化大为小,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这种方法,在作文选材时也同样适用。
例如:2011年苏州市有位考生的满分作文《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就采取这种方法,化虚为实,拓展了选材空间。摘录片段如下:
家乡的雾白得美,白得朴素。像瑞雪一样的白吗?它没有。它白中略灰,白里泛青,比白雪美多了。可不是,浓雾沉睡在青山秀水之间,汲取了山间草木的灵气,不要打扮得更秀美了吗?这样的白雾只配乡村才拥有,任何丹青高手,也很难调得出来吧?家乡的雾白得自然,白得真诚,我真想抓一把在手中,甚至拥它入怀,把它点染在画纸上,不时地欣赏它。
这段化虚为实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乡的雾有它独特的魅力,而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令人思念。
4.避同求异,独特出众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就要避开雷同和陈旧,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只有选取的材料新颖独特,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从一些人事与情景中去寻找生动的情趣或奇异的真诚。
例如一位考生针对“放弃”这个话题,面对着黄叶纷落,雪野消失,太阳隐退的景象,却捕捉到了生活的一片亮丽景象:
“当葱绿的叶子逐渐变黄,纷纷飘落时,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果实;当洁白美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当一轮辉煌的太阳隐退后,我们却欣赏到充满诗意的月亮。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如果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新的获得。”
这位考生以流畅的笔法,向人们揭示了“只有放弃,才会有新得”的哲理。正是这积极向上的哲理,深深打动阅卷教师的情感,左右着阅卷教师判分的情绪。
5.推陈出新,旧材新用
有些材料内涵丰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的材料,即使不新鲜,但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来点化、引申,用来表现新的主题,也能够出奇制胜,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文学大师”、“慈善家”、“当代雷锋”等一些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公众人物,在他们的身上,虽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却表现出了人性的“真、善、美”,在“道德文明”的价值观、生命观上,作出了崭新诠释,让读者可以反思深虑、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