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活化教材

阅读:203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15 17:09:06
分享到:
导读:本案例研究了如何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使其感受到身边生活环境中处处有生物科学。
【有言在先】
《单细胞的生物体》是初中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中第三节内容。学习完本章前两节内容后,学生对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组成已有了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单细胞生物体很微小,肉眼难以看到,学生虽对单细胞生物体是否也能像多细胞生物体一样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却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本节内容教材中主要安排以探究活动为主,先观察酵母菌,再观察水中的小动物,最后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编排顺序和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准备实验材料,并且要想一节课,甚至是两节课完成探究活动都很困难。于是依据《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可创造性使用教材,基于现实积极营造良好的实验、实践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我将探究活动作了调整。
【疑窦丛生】

《单细胞的生物体》教材中首先安排观察酵母菌,再观察水中的小生物,然后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在短短的一堂课45分钟内要将这些探究活动全部做完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