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充分利用生活环境,活化教材

阅读:212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15 17:09:06
分享到:
全体学生参与准备。于是课前我将班级学生分成4人一个小组到河边采集河水,并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河水颜色的变化,思考河水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既能亲身体验生物的生活环境,又能为提出探究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时,我打破了教材的教学顺序。首先取出课前准备好的两瓶水(自来水和河水),让学生肉眼比较它们颜色的差异,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样的情景导入,由于学生参与了河水的采集,学生兴趣很浓,活动积极性很高,也很期待。然后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取一滴河水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不少的单细胞生物体,学生很兴奋,甚至有的学生还发出了惊叫声“哇,它们还在动呢!”。接着我叫他们对着课本说出它们是何种生物体,到此时探究活动进行得都比较顺利,学生对探究活动积极性很高。但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生物体的细胞结构时,由于它们运动速度很快,很难看清,我提示了一下,但没有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只好播放了我事前录制的视频,尽管如此,学生仍然很激动,原来水中还有这么多我们平时看不到的生物,水不是肉眼能看出来是否干净的,喝水一定要注意,不是什么水都能喝,一定要保护好水环境,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