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意】
飞来山上千丈塔,听说在塔顶,鸡叫五更时,可以看到红日在海上升起。来到塔顶上,万物在望中。不怕浮云遮挡住视线,自因身处最高的地方。
【写作背景】
王安石所咏的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王安石在宁波做地方官时来游西湖,写了这首绝句。
【典故化用】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内容主旨】
这首诗借游飞来峰所看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表现手法】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采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飞来峰加上峰顶宝塔,总共有多高,诗人没说,只说单是塔身就高过千寻——八千多尺。这显然是做了大大的夸张。站在塔顶上,鸡鸣五更天可以望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那是怎样的高出尘世吧!
【重要词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此句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诗歌风格】
瘦削雅素,富有理趣。
【中考链接】
1.(2011江苏南通卷)阅读《登飞来峰》,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山东聊城卷)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答案:1.①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②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