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梦想课程的校本化实践与研究

阅读:18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4/6 22:10:01
分享到:
5)学校梦想课程校本化评价的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基本内容、策略、途径等指标,探索并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梦想课程学生手册,并以此为蓝本,构建科学合理、有借鉴意义的课程校本化评价体系。
(6)梦想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案例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基本内容,围绕研究目标,依据学生实际,制定相关教例或学案,以保证梦想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方向,进而提高梦想课堂的有效性。
三、课题实践的目标
(一)本课题总的研究目标
我们梦想课程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为宗旨,以“活动、探索、参与”为切入点,开展研究,让孩子们能自信地成长,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发展。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学生成果、学生变化案例、有效的课例、实验报告、教师论文等。
(二)具体目标
1)理论性目标:
针对梦想课程在我校开展的实际,研究“整合”的基本原则、方式和评价,完善“梦想课程校本化”理论,如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基本内容、策略、途径和评价等。
2)实践性目标:
针对学校梦想课程的价值缺失,研究学校梦想课程校本化的构成与运作,探索课程标准、梦想课程手册和教育资源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
针对梦想课堂教学的繁琐分析,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凸显文本核心教学价值,建构以主动型、参与型和活动型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参与式教学为突破口,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发展性目标:
针对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弊端,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现代教师的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培养一支课程意识强、有学术性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针对中学生参与课堂的不足,通过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生态,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针对学校文化积淀的现状,挖掘学校的文化意蕴,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1、通过课题的实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尽情展示,使他们的自信心能得到最大潜力的表现,进而促进他们自信地成长。
2、将梦想课程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把学习扎根于广博的生活空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积极尝试梦想课的各种形式,探索梦想课的结构规律,对活动教学过程的结构、程序和方法、手段等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构建相对稳定的、科学合理的梦想课程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梦想课程有其主要的教育目的,往往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教师要在保证本实验目标的前提下,兼顾其他教育,有的放矢,教育学生。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给予指导。在活动内容上,要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和兴趣;活动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要多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活动。
3、开放性原则。
 梦想课堂有广阔的天地,活动地点不只限于梦想教室、校内,可以扩大到校外。
4、愉悦性原则。
    在梦想课堂上的所有活动,在内容设计上应力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有乐、有得、有趣,无负担压力感。
5、实践性原则。
   梦想课程强调“动”,动脑想、动手做、动身行,在“动”中学,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在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中体验现实生活,获取直接经验,陶冶品性。
五、研究方法
1、实践法:让学生建立《梦想课程学生手册》、,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创作和积累。让学生广泛收集材料,把它记录下来,并谈感想。
2、经验总结法:总结教学的心得,总结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的经验,促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揭示写作和写作教学的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教学理论,形成议论文写作技法的理论体系。
3、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跟本课题类似的课题研究现状、成果和趋势,研究并撰写论文。
     来源:网络  编辑:yangbenyi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