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一)背景
1、基于我校学生的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农村较城市而言,存在过多的弱势,消息相对闭塞,家长素质普遍不高,不懂得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孩子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一遇到困难就会不知所措,再者,一旦与城市的孩子接触,马上暴露了他们各方面知识的明显不足,这在无形中使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课堂上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不举手,他们不想或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自我,甚至很希望老师不要叫他们回答问题,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时也不敢大声发言,发言时不敢看别人。有的同学思维和反应都较强,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他们生性胆小,老师提出问题后他们往往欲言又止,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甚至是富有创意的,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在课堂上完整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与交流,心理自卑,不合群,性格相对较内向,这都突显了他们自信心的不足。总之,我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没有城市孩子的那种自信与从容。
2、基于“梦想课程”的特点和我校开展梦想课程的经验
2012年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我校建立了梦想中心, “梦想中心”是上海公益基金会真爱梦想的核心公益产品。是一个设计独特的标准化多媒体教室。基本配置为:图书3000册,彩色可移动桌椅若干、联网电脑7台、投影仪1套。
2013年2月我校将《梦想课程手册》作为校本课程在学校全面开设。梦想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课程,包括的课程有《全人教育》、《多元实用才能》、《理财》等。它以活动和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它将网络教育和益智游戏完美整合,让孩子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知识,在一步一步闯关探宝中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2012年11月份,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在榆中九中召开梦想领路人培训会,我校校长、教导主任和三位教师参与培训,对梦想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段时间以来,我校在梦想课程的开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国所有梦想中心里,我校梦想博客排名第二十。通过梦想课程教学的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在梦想课堂上,是那么投入和放松。因为梦想课程是开放的、自主的、多元的、宽容的,学生没有压力,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在梦想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在关注课堂内容——绘本、表演和交流,孩子们的眼睛里面闪烁着愉悦而又好奇的光,有的男孩子哈哈大笑,有的女孩子抿着嘴笑;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权威,而变成了孩子们的朋友。“梦想课程”让孩子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于是,孩子们变得期待学习,并享受学习。进入“梦想课程”,就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其中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机会,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梦想课程”营造了一个孩子们想学、会学、乐学的探究天地,一个孩子们学会“做梦”、敢于“造梦”、勇于“追梦”的梦想摇篮。
(二)课题的界定
1、 梦想课程
梦想课程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的一系列综合素质课程。
全套“梦想课程”包含30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分为3个内容的模块:“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我要如何去”。每个模块关注的重点不同:(1)、“我是谁”:注重培养孩子对自我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2)、 “我要去哪里”:强调开拓孩子的视野与想象,认识到生命与世界的多元化;(3)、 “我要如何去”:注重对孩子多元技能的培养,如创新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梦想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创新、多元、宽容。
核心理念包括: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
核心活动活动方式:综合实践活动。
2.校本化
就是学校依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教育与教学。梦想课程校本化是由梦想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梦想课程与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关系较其它课程更为密切。因而,梦想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且广泛存在于学校其他各门学科课程以及各类活动之中,存在于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校本化的梦想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将是这一学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重组,凸显课程的价值,对提高课堂效率,对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对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中的“梦想课程校本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处理;二是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实施;三是梦想课程与学校教学资源校本化的整合。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期望依托课程标准、梦想手册、课外阅读、活动课和主题教育活动,在梦想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推进梦想课程教师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提炼和形成具有学校课程特质的梦想教材。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梦想课程校本化的构成与运作的研究
研究要点:一是研究梦想课程校本化的处理,主要研究依据《基础课程纲要》,依据梦想课程手册的编排体例、教学内容构成,进行细化、调整,作校本化的整合。二是研究梦想课程手册校本化的实施,具体分解为:主动型、个性化、开放式、多样化、游戏型为核心的梦想课程教育研究。三是研究学校教育资源校本化的整合,具体研究如何遵照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把校内外的各种学习资源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梦想课程教学之中。
(3)梦想课程手册校本化实施的研究
研究要点:针对课堂教学的繁琐分析,围绕手册的核心教学价值,研究整合教学目标、整组单元内容、主题建构等方法,建构“主动型、游戏型、参与式”的梦想课堂教学模式。
(4)学校资源校本化整合的研究
研究要点:立足学校资源校本化的整合,研究儿面向开车课程设计的背景、课程目标的建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体例设计、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研究7-9年级各单元主题的建构,并编写一个单元的梦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