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了后就会积极的仿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是一个灵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自主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突出“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的落实,又要兼顾“因材施教”,同时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各种反映,引导学生调适各种学习心理,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真正的进入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数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