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艺术,调控学生课堂心理,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于探究的氛围,使学生乐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数学教学评价 ——→ 我有“优点”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他们的发展和变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体发展。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不会把生命出卖于你,但会为了一条彩色的绶带把生命奉献于你。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支持性的环境,给学生一份高效的,多维的评价,就是教师给予学生的一条激励的绶带,得到它,学生会不断地大胆尝试,不断增强成功的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积极性。
5.1互动评价,提高效率
在求证“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学生用一种方法进行证明后,“你的解答的方法是不错的。还有别的方法吗?”这样教师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使他们思维活跃。又如□ABCD的AC和BD相交于O点,那么添加一个什么条件,使□ABCD成为矩形?那么添加什么条件,使□ABCD成为菱形?成为正方形?当学生回答“∠A=90°时”教师可以引导“对,你是从角的方面思考的,还有别的吗?”那么学生就会从“对角线等”角度添加条件,教师可以问:“这些条件能否用别的形式表示呢?”如“∠A=90°时”可以写成“∠A=∠C时”,条件“AC=BD”改为“∠AOB=60°”等,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同时改变题目的结论:矩形改为菱形、改为正方形?再让学生添加条件;如果改变条件“□ABCD”改为“四边形”,那么条件又该如何添加等等。这样学生在教师引导性的评价下,就能使学生能完整的掌握知识点,同时较好的对比相关的知识,并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让学生来思考学生的发言,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使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体现出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的作用“为了学生的更好的学”。
5.2多维评价,激发情感
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一个题目时,我可以为他鼓掌,为学生叫好“读得很好,从你的读题中加深了各位同学对题目的理解”;当学生板演时写出规范的解题、美观的字体,我们应该毫不吝啬地给予评价:“你的书写很工整、条理很清晰”;当学生没思考周全,还不知如何回答时,我们应该送上期待、信任的眼神:“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同时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赏的目光、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善意的皱眉、一个亲切的抚摸等都可以很好的让学生马上调整自己的航向。学生们从老师这亲切多样的体态语言中感受到了关爱,感受到了赞赏,更感受到了那无声的动力,这一切会推动学生永远向前、向前……同时因为这种无痕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理上没有抵触情绪。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时刻被老师关注,从而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和谐的融入课堂。充满生气和情趣的评价,就能真正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灵气的课堂。
5.3高效评价,促进发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行有质量的评价: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听讲时。教师采用“请大家认真听讲!”这中流于形式的要求和“某某同学听的很认真,他在积极的思考!”这种有针对的有质量的评价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评价要及时有效,评价要尽可能明确,如“这位同学结合图形思考,且将条件清晰的标上,这个习惯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