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设疑启发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设疑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82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23 9:12:42
分享到:

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中那种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忽视能力的培养,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已都不再是治教育人的好办法,取而代之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教学法。
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出发,遵循学生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阅读和科学的思维活动,自觉地把客观真理转化为坚实的基础知识,并同时发展智力、能力和受到教育,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造精神人才的一种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名目繁多,但究其实质只不过是启发式教学的不同形式。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些不同形式启发式教学法?本人认为设疑是这种教学法成败的关键因素。
设疑就是教师上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出疑问,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解惑总结,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设疑确实是启发式教法中一种切实可行的好办法。它发挥了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系统培养学生思维,并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惯性,对学生基础素质的优化及其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创造,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应该怎样设疑?首先要求教师要透彻地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目的要求,针对不同的知识层次,分析每个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找出它们内部的因果关系;其次要看到教学中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将来走向社会各行业的学生,应了解他们的知识面和对前面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一定从思维的规律出发,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出发,注意因材施教;再者教师必须不断地继续学习,了解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设计出各种类型的有效问题。一般地,不同目的要求,应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起到不同的作用。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试将设疑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