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阅读:77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5:37:23
分享到:
内容提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指导灵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 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基础,作为学科教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教学的重点已不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会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方位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活跃的问题情境和指导灵活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兴趣”——学习能力培养的动力
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幽默语言激发兴趣
  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教师语言的幽默可以打破课堂的沉闷,融洽师生感情,激活学生思维。如讲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时,我引用了一则广告语:“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学生立即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及时提问:同学们思考此广告语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很快抓住“进”与“出”、 “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 的对立统一,而且由此赞扬了理发师的劳动。因为正是他们的劳动,才使“蓬头垢面”转化为“容光焕发”。通过幽默风趣的广告语言,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