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建和谐班集体应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目前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蓝图正在全国各基层单位积极贯彻实践,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构成单位之一,理应将其管理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班集体。“和谐”有和睦、和美、协调之意,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实质意义在于,让班集体中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以形成较为稳定并积极向上的班风,有较强的集体凝聚力,进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班集体首先必须着眼于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1、 要建立起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早就表明,作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爱和表扬,因此他们许多活动的出发点都与此有关。
结合前文所述,一方面教师需要尽可能关注到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他们也都在力争使自己得到老师和集体的关注与肯定,这时教师必须给班集体中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出人头地”的平台,即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理应包括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团)干部选举办法、值日卫生制度、班(团)干部工作职责、作业收缴及检查制度和日常管理奖惩制度,等等。
教育先哲们在关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一点以苏霍姆林斯基最为典型,他一边直接从事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一边不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升华,形成了许多极富指导性的理论。他指出:“生活使人们确信,如果幼小的孩子得不到机会恢复对善良和公正的信念,他永远也不可能在自身产生人的感觉,永远也不可能体验到个人的尊严和情感。这样的被教育者进入青少年时期会变成怨恨一切的人,对他来说,生活不存在任何神圣和高尚的东西。”12
我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班级管理制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必须充分酝酿,尽可能让班集体中每位成员表达意见,切忌把一切交由班干部办或班主任“包办”。因为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是充分民主的,这样才会让每个学生领会它,信服它,并自觉遵守它,而且发动全体学生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过程。其次,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刚柔并济,既应有一定的原则性(刚性),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柔性),切忌生搬硬套班级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刀切”,或者随便给学生定性,甚或动辄武断处罚。班级管理制度必须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原则,而学生是有个性、可塑性的,学生违反制度的原因肯定也是多种多样的,造成后果的程度也必然不尽相同,班主任必须视学生的具体违规情况和学生自身状况来做好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比如对于个别同学的偶尔迟到行为,教师可以按照班级管理制度的规定点到批评教育即可;对于屡教不改、经常迟到的“惯犯”,教师则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惩罚(比如安排扫地、擦玻璃、收作业等),并郑重告诉他正是由于他的迟到行为而给班集体荣誉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他必须及时对集体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弥补过失,这本身也是作为集体中一员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最后,对于一些重大班务的处理,班主任应按照班级管理制度的相应规定和班干部、学生代表或全体学生共同商讨,以作出公平公正的决定。
这里特别提到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因为无论班级管理制度制定得有多么完善,赏罚多么公平,执行者只有正确地用好它才能表明这个制度的真实存在,才能对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当有学生对班主任的某些处理提出意见时,班主任必须按照自己的初衷给以正面解释,必要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处理该问题的对与错。
2、建立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是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之间的纽带,也是班级管理的中坚,是全体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各中学的班主任基本上都是本学校的骨干教师,授课任务繁重,建立并用好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对于班主任全面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进而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探索有很重要的作用。
怎样建立并用好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呢?首先,班干部必须是在符合班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我的经验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竞选的基础上先选出各岗位的候选人,再由全体学生民主选举出相应的最佳人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了解班级内部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并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班集体内部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各层次学生都想选出自己利益的代表当班干部。有些教师也许会问:这样缺乏“集中”的选举会不会让班级管理一团糟呢?没必要担心,我们必须转变管理观念和思路,班干部是用来配合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而不是专为班主任服务、专门服从谁的。我们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会发现有这样的情形:班主任有时候在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陷入困境时,不妨把它交给与该学生关系要好的同学去解决,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的。当然班主任在选举前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是很必要的。其次,班主任要经常与班干部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并尽自己最大努力传授给他们工作经验和技巧,扶助他们工作。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班干部例会、班干部教育培训等形式帮助班干部成长,当然最主要的途径应该是经常与班干部个人随时交流,说上一两句鼓励、关心的话语肯定胜过那种集中公开的经常性表扬。再次,当班干部犯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妥善处理。班主任处理班干部犯错要始终坚持保护班干部工作热情为首要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因为班干部是全体学生完全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看来这些班干部都是自己的代言人,是班级凝聚力的“内驱”,如果班主任在处理班干部犯错问题上出现问题,势必会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会影响到他们审视问题的角度,或者会直接挫伤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到和谐班集体的建设。最后,班主任要把竞选班干部的机会留给班集体中的每位成员,让他们看到,只要愿意为班集体尽力做事,愿意展示自己的风采,班级就是他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