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学英语中文化教学的内容
新教材的设置大部分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多种对话,因此文化教学内容主要是与各种环境有关的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学生都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的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汉语的尊师传统使老师不单单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简单地认为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刘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Liu 、Nurse Zhang.让说英语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用Mrs Miss 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感觉相互间疏远许多。而在说英语的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帮助人倒一杯水,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你要吃些或喝些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不用了,别麻烦了。”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就说“No,Thanks”。就行了,这一差异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西方人坦率的不同风格。
3、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年龄、婚姻、收入等表示关心。而英美国家的人却对此反感,认为这些属于个人隐私。再如中国的问候语“你去哪里呀?”和“你干什么呀?”在英语中就被认为是打探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4、赞美
在英语国家中,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等。通常称赞别人时只是称赞她的努力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展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会问“你吃饭了吗?”如果英国人这么说,他们会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国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交通、体育以及个人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国和英美国家的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了共同的节日new year's day外,双方有各自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等,英美国家则有Easter,christmas day等,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到礼物,中国人往往推辞一番,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接受,并且不会当面打开收受的礼品。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收到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且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