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众多科目中,数学教学的高耗低效历来是从事初中数学教育和数学研究工作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个最大困境。从2002年9月新课改在东莞全面铺开算起,课程改革在东莞已经进行了4个年头,不少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拟就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在坚持落实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高耗低效 魅力 训练 效率
现代教育学提倡突出人的主体性,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的合作化学习,已经被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观摩和调查,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的初中数学教学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合作化学习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学习效果差、效率低、厌学情绪严重……一系列问题表明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刻不容缓。
一、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
1.生源基础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被动。
我校是一所镇属初级中学,每年全镇1800多名小学毕业生先由一所省一级中学挑选,剩下1500多名学生由我校和另外一所学校按地段平分,许多同学学习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课堂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不自觉,基本不复习。练习、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反复更正评讲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
2.学生求知欲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课改后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学生缺乏忧患意识,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
3.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升上中学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由于学习科目、内容、要求的明显变化,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大多数学生解题时不遵循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对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