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析课改后数学教学的最大困境及解决对策

阅读:90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5 9:40:32
分享到:
 总之,教无定法,适合的有效的就是好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看自己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才能最好、最优地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课后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合作状态。
  现代素质教育的成败关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交往状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而糟糕的师生关系也可能成为素质教育的绊脚石,甚至令教育寸步难行。”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真正喜爱数学,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商以外,更要注意开发和利用他们的情商,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愉悦,在轻松舒畅的心境中学习并学好数学。
  实践证明,实施课改4年以来,我校数学课堂日益优化,学习气氛越来越活跃,合作氛围越来越融洽,教学效果越来越明显,历次市统考中三个年级的数学平均分都超出市平均分3-10分,甚至15分。而本人所带的两个班数学成绩在历次市统考中都稳居学校同类班级前茅,多次包揽年级前两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2】:朱继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及思考》,新课堂网站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大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