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阅读:82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5 9:37:17
分享到: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很多年了,从宏观的角度看课程改革虽然是必要且紧迫的,因为这样的改革更好的突出了教育的本质——使人得到发展,但从实践层面看准备还很不充分。现在各种课改口号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真正的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并非是一日之功。
  关键词  实践者   能力的舞台  目标的达成  教材的使用  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牢记历史使命,勇做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中央教科所所长 朱小曼 教授认为:决定个人发展高度,并不是他的学历,也不是他目前所拥有的知识,而是他蓬蓬勃勃向上伸展的愿望。试想一个根本没有专业理想的教师,要求他能从专业使命感的角度来对待自己的那份差事,可能吗?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仍然沉醉在搞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中。缺乏正确的哲学指导的教育,往往让教师陷入一个无法摆脱的怪圈,辛辛苦苦却一事无成。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许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为什么?因为人与人之间境界不同,而决定一个人境界的,更多的仍然是人的职业品格,人生状态,一个人的书读多了,世面见多了,对待工作就能自成高格。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成功者的经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是永远的进行时,从主观上去向新课程靠近,变可不为为有为。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没有发生变化?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认为,课程改革对课堂的改变是巨大的。首先我们教师要研究目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够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也就是新课程认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国外多年来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到底有哪些呢?比如说,平铺直叙的是少了,创设情境的多了,可是为了创设情景,有的教师能绕一个大圈才回到课题,试问向45分钟要质量如何实施?老师讲的少,学生活动多,一节课下来感觉就是在看热闹,数学是门很严谨的学科他需要知识有系统性,说理性试问学生从何而来?老师随意提问多,学生真正思维活动少;布置作业简单重复的多,带有个性的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少,选择性、操作性作业少。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理想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认真审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教育理念不足或被动进入使教学行为浮躁,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仍然存在。我认为教无定法要因课题不同,学生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所以要实行课改,关键是要改变老师的面貌和一些观念。大胆地进行改革和实践,更重要的是要灵活的看待课改不是一味的抛弃传统。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