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科学运用心理学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阅读:151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19 14:46:51
分享到:

为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遵循外语学习心理机制的特点,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创造外语环境,在情景中进行学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使学生学习英语能象幼儿学说话那样由不自主到自主地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教学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容易受到鼓励和强化的情况下进行学习。
    
在教学中始终遵循精讲多练得原则,尽可能地去营造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通过幻灯、电影、录像英语节目,多媒体去营造语言环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订阅具有很强时代感的英语资料,网上适合的短语,短文等,让学生进入到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 通过多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律,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好英语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心理优势,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证明:积极的心理暗示,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巴普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客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会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笔者根据这一著名效应,在教学活动中,作一个有心人,从细微的地方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一句激励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件不起眼的小奖品,一个微笑,很好的心理暗示效果出现了,它们传递给学生:我相信你你能行!”“你真棒!;胆怯、害怕被赶走了,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学习兴趣更浓了。他们取得每一点进步,及时得到肯定;一次测验,一次竞赛,有了进步常给家长通报,让家长为孩子的进步高兴;在孩子眼中,老师和父母是最权威的人,我们的鼓励、期许和肯定形成一种积极的暗示,很有分量。笔者从教多年,亲身感受到:学生的敬爱感,信赖感和服从感所产生的光环效应增加了话语暗示的分量,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成就了积极的心理优势的形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运用时应该注意师生的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是英语教学交际化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笔者认为:把握好时机,亲切而自然,不要勉强;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且是伴随着感情的交流;笔者上课时,一方面注意调动自己的感情因素,保持饱满的热情;另一方面以情动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感情,便师生感情融洽,气氛和谐,协调一致,以达到加速双边活动的进程;创造出宽松的、良好的课堂气氛。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