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里中学 王鸿树
摘要:中学生地理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学年论文以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为选题,主要以培养中学生地理兴趣与能力为中心研究内容,基于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与理念,探索了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地理兴趣 地理能力 新课标 教学策略
1.引言
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学年论文的研究属于地理科学教育的研究,是应用性研究,这次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该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体现培养学生地理兴趣与能力。
1.2 选题的理论与方法
激发兴趣和能力培养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中学地理教学思路,必须要用教育学的理论来指导,探索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差异,对中学生智力、能力培养具有的优越性等等。这次研究的方法宜选用问题探究和因果分析的方法。
1.3前人同类研究评述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又称非认识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于1935年在其《智力:具体与抽象》一文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亚里克山大的启迪下,韦克斯勒于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之概念。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又发表了《认知的,欲求的和非智力的智力》一文,专门就非智力因素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此文被心理学界作为非智力因素概念正式诞生和科学研究的标志。70年代末,非智力因素概念基本上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进入80年代以来,对非智力因素及其与智力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非智力因素”及其相关问题也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大量研究和论文。
2.激发兴趣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1新课标对中学教育方式的重大转变
2.1.1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