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有关“减负增效 立足课堂”

阅读:117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17 16:06:01
分享到:
兴趣、新联想 ,进而能灵活解题。
    例如:在学习分式的性质时,可由 分数的性质类比出来(1)提供已知的类比结构,师问:  , ,这两个等式是怎样从左边得到右边的?(2)发现未知的知识结构,师问:  , ,在分 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中,我们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通分或约分,那么在分式的运算中也需要通分或约分,分式有什么性质?(3)应用新的数学结构,进行思维同化,师问:这两个等式是怎样从左边到右边的?应用了什么性质?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好的进行知识的迁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较好地掌握分式的性质.
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与应 试教育的差别之一 在于,应该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刚强调“人性”与“民主”,保护学生的兴趣。古语有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意为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要合理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使其天生之才必得用之。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带来了学习的差异,作为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特点。例如,有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很强,但空间想像能力却并不是那么丰富,而有些学生反应速度快,却比较粗心,而有些学生虽然理解某些知识点比较慢,却记得很牢。然后因材施教。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 , 勇于回答问题和进行争辩;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 ,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 , 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 对语言表达缺乏条理的学生 , 要多做复述和发言;对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不专心的学生 ,要多暗示、提醒、提问 ,培养自控能力;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 ,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对学习感到很轻松的学生 ,开点“小灶”,对困难者吃偏饭。

    但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因材施教,这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一堂课四十五分钟下来,即要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