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既要减负但同时又要增效,这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那如何减负增效呢?减负,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增效,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把握好作业这个环节将是至关重要的。这时就要求从作业的布置,作业的监督,作业的批改,作业的讲评入手,争取更好的创新,更好的策化。如何着手呢?本文将围绕着这四方面进行浅谈。
一、 作业的布置。
有调查表明,约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作为对老师的最大期望。因此如何合理控制作业数量,追求“少而精”,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如何在作业设计与评改加强针对性,体现多样性,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成为现今老师在处理学生作业的细节上一个难题。
以往我们布置作业的时候,基本上是按课本上或者练习册上的题目选一些作为当天的作业,这些作业是要书面上交的。当然课本上的题目也都是非常经典的,但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我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切记墨守成规,一定要敢于增删、提高、引申,注意层次,勇于创新。
1、选题要精,不在于量。随着现在社会形势的发展,学生注重各个科目的程度日益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断增多,学习难度不断提高。浓缩就是精华,数学题目的设计要巧妙,如何在于精?一道题要尽可能全面体现出当天课堂的知识重点,而且要能注重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2、注意分层次,循序渐进。分层次并不是给学生分层次,而是给作业分层次。每个学生都有接触不同层次题型的权利。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要因学生层次的差别而区别对待,一视同仁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力当要求每个学生全做,而且要竭尽全力地去做好每一题。作业分层次要 求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能够突出重点,体现主题,也要考虑学生知识的衔接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