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重庆市2014年中考必考古诗词20首之三

阅读:117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4/17 11:22:31
分享到:

15.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意】

老夫聊且迸发少年的狂放,左手牵黄狗,右臂擎猎鹰毛色苍苍,戴锦帽着貂裘的骑士勇武雄壮,像一阵狂风席卷过平野山冈!为了酬谢倾城随我出猎的豪兴,我要亲手射猛虎,像当年的孙郎一样。

酒酣耳热,胸怀开敞,心高胆壮,鬓边添几点白霜,又有何妨!何时能持节远赴云中守卫边疆,像魏尚那样为国征战立功沙场?我定要力挽雕弓如一轮满月,望着西北,射杀贪残的天狼!

【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载(1075),苏轼40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会猎于铁沟,作此词以抒怀。

【典故化用】

1.孙郎:三国时代的孙权。据《三国志·吴志》载,孙权曾亲乘马射虎,马被虎伤,权用双戟掷过去,虎为倒退。这里以孙权自比,可见其英雄豪气不减当年孙郎。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云中郡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因上报战果时数字略有差误,获罪削职。郎中署长冯唐谏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符节去赦魏尚,仍当云中太守。这里苏轼以魏尚自比,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事,到边疆杀敌。

3.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楚辞·九歌·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内容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抗击侵略、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诗歌意境】

上阕: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表现手法】

1.鲜明的对比。作者写这首词时刚刚40岁,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但老夫并不服老,偏要发一发少年人的狂劲,显一显自己的年轻精神。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少年对比鲜明,毕现一位英姿飒爽的老将形象。

2.精彩的比喻。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老夫的确是上了年纪,字喻指白发,形象可见,不难使人联想到李白的佳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中的从动作方面设喻,绘出了千骑竞逐、似一阵狂飙卷过原野平冈的浩大的出猎声势。

3.强烈的反问。反问可使语气变得更强烈,表现某种强烈的感情。鬓微霜,又何妨,词人年过四十而不服老的精神状态完全覆盖了鬓微霜的老态。

4.形象的借代。不说随从武士,而说锦帽貂裘,这是借人物的外貌特征代人物;不说挽弓劲射武艺高强,而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这是借动作特征代形象;不说黄色的猎犬”“捕猎的苍鹰而用”“这一色彩特征代替,如此等等。形象的借代,丰富了词的意境,使全词有声有色,动感十足。

5.巧妙的典故。运用典故可使读者走进文章铺设的时间隧道,再现历史上的名人要事,使要表现的人物在古人的衬托下更伟大。你看,三国英雄孙权挽弓射虎,威武无比,而词人写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西汉良将魏尚,因微过被削职,后来朝廷派遣使臣冯唐持节前往云中,让他继续担任云中郡守,而苏轼是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而出为地方官的,此处作者巧妙地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报效国家的决心。

【重要词句】

1.老夫聊发少年狂。

统领全诗。苏轼当时胸怀报国志向,虽然暂时受挫,但并未彻底灰心,仍旧对建功立业抱有希望。年岁不算太大,还来得及发一发少年一般的傲之气,作出一番事业来。一个字,写尽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过人的胆识和豪气。

2.千骑卷平冈。

一个字,写出猎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的勇武气势。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阵。

【诗词风格】

气势雄浑,感情奔放。

【中考链接】

1.2013四川达州卷)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回答问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开篇着一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2.2013贵州安顺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这首词贯穿全篇的是哪一个词?()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千骑卷平冈字能否用字替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C2.1)狂(2)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3)不能。一个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没有这种效果。

     来源:网络  编辑:al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