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重庆市2014年中考必考古诗词20首之三

阅读:117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4/17 11:22:31
分享到:

16.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自酿的酒浑浊,丰收之年也会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我)走过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走之间,忽然眼前出现一个柳色浓绿、花色明丽的村庄。(人们)穿戴着简单朴素的衣帽,吹着箫,击着鼓,准备迎接将要来临的春社祭日,淳朴的传统风俗(在这里)依旧保存着。从今天起,如果允许(我)乘着月光闲游,将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一户户柴门。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载(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被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镜湖的三山乡。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载(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通判任上罢官归里。此时,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融进了对当地民俗风情的记叙之中。诗题中的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

【内容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的诗篇。诗人紧扣诗题中的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的愿望。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中,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淳朴民俗的赞美,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表现手法】

这首诗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每两句诗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面,又无不是紧扣对家乡生活的热爱来写。首联写人情好;中间两联,一写风光美,二写民俗淳;尾联写诗人与村民们的感情交融,则是抒情。

【重要词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是诗中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看那山路弯弯曲曲、重重叠叠,溪水往往复复,恣意盘桓,的确使人疑无路,可是峰回路转,又出现一个绿柳荫荫、山花烂漫的村庄。句中的又一村充分表现出在疑无路的困惑之时,突然发现一个美丽村庄的喜出望外的惊喜神态。如果没有前面的字,后面的又一村便是凭空而发;如果没有后面的字,前面的疑无路就显得不够真实。诗人写花草树木,不用绿字,而用字形容草木茂盛,绿树成荫;用字来形容鲜花明丽娇艳,用字来衬托字,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如今这两句诗已成为广泛流传的成语。当人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是从中领悟到它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启示——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诗词风格】

质朴清新,情景交融。

【中考链接】

1.2013贵州遵义卷)古诗词阅读。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广东广州卷)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2是足够、充足的意思,赞誉了憨厚农民的热情好客。2.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因为这两句诗已超越了自然景色所描写的范围,它丰富的内涵——困境中仍蕴含着希望,不仅与人生的各种境遇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而且时时鼓舞着人们,引起人们共鸣,因而被广泛引用,显示出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来源:网络  编辑:al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