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中,诗歌写得像袁世凯这样有气派又有味道的,并不多见。虽然他也曾隐居,但他既不是陶渊明,也不是姜子牙,更不像屈原那样高唱“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身在乡间,貌似闲云野鹤,实际上心系朝廷,时刻关注着时局,关注着北京的风吹草动。他的诗歌应该更多是装模作样。即使如此,他也是一个不同凡响的诗人。
关于袁世凯的诗歌作品,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保存的并不多。袁世凯的诗主要为其在当年因“足疾”养疴洹上时所作,细数来,有三种。一种是其子袁克文所整理的《圭塘倡和诗》(又称《圭堂唱和集》),由袁克文于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时书写影印。一种是袁克文整理的《洹村逸兴》,乃袁世凯手书诗稿。二者互有重复,但是,诗文本身不错。还有一种是传抄于乡间,未有明确标志,即带有传说性质的版本。笔者曾经创作长篇历史小说《袁世凯》,在作品中设身处地,写了袁世凯可能写出的诗篇,此应当属于第三种情况。
袁世凯的诗歌刚柔相济,绵里藏针,气象非凡,透过那些语句,可以感受到他从未忘怀自己的抱负。他是一个不屈服的人。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洹村逸兴》中选择若干首与读者分享。洹村,即洹上。逸兴,即闲来有兴致吟诵风花雪月,回味历史,咀嚼世事与人生。
这些诗歌从题目上看都平平淡淡,细读起来,原来也不乏厚重与深刻,有许多地方颇有一些哲理。诸如其中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借用,所传达的信息并不是那样简单。
袁世凯的诗歌写得颇有滋味,比起许多专业作家来也并不差。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还是读着说吧。
赠庸庵友人七律二首(《圭塘倡和诗》作《寄陈筱石制军二首》)·其一
武卫同袍忆十年,光阴变幻若云烟。敏中早已推留守,彦博真堪代镇边。
笑我驱车循覆辙,愿公决策著先鞭。传闻凤阁方虚席,那许西湖理钓船。
这里是借当年陈筱石与武卫军故事述说现实。
袁世凯与陈筱石曾经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当年,小站练兵,袁世凯被人告发,朝廷派荣禄与兵部主事陈筱石来军营中调查。陈筱石在关键时候在荣禄门前为袁世凯说话,为其辩解和开脱。袁世凯对他一直心存感激,如今作诗赠送,更显亲切。
史称,陈筱石,一名陈小石,字夔龙,贵州息烽人,丙戌进士,授兵部主事,历官至顺天府府丞,陟府尹,外任河南布政使,移江苏布政使,擢河南巡抚,再调江苏巡抚,晋四川总督,未之官,移湖广总督,后端方褫职,调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著有《庸庵诗集》。当年,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袁世凯接替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而袁写此诗时,陈筱石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所以人称此诗为袁世凯作为前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对后任的寄语。这是有道理的。
“武卫同袍”句,强调当年同袍即兄弟般的深情厚谊。“忆十年”,即相依十年,同为武卫军的岁月,激起袁世凯的旧日情怀,点燃了他对当年激情燃烧岁月的怀念。
小站练兵,即编练新建陆军,是袁世凯一生的重大业绩。当年,袁世凯众望所归,在天津小站练兵,有新建陆军一万之众,声势咄咄逼人。很快慈禧收拢天下兵权,让荣禄组织全国武装力量为武卫军。武卫军以荣禄为中军,驻守在京郊,保卫北京,然后有前军、后军、左军、右军,护卫成圈形:前军聂士成,驻守芦台(天津);后军董福祥,驻守蓟州与通州;左军宋庆,驻守山海关;右军袁世凯,驻守天津小站。“武卫同袍忆十年”即是对这一段历史的回忆。袁世凯回想起武卫军五支部队的命运,庚子事变的时候,自己的右军因为开赴山东,而避免了与八国联军直接交锋,没有像其他四支部队一样一败涂地、溃不成军,从而保全了实力。这时刻,他念及同袍十年的风风雨雨,心中如何不激起波浪!应该说,他对此是会暗暗庆幸不已的。
“光阴变幻若云烟”则有两种重要含义:一是对自己当年人生选择的认同,激励自我,增强自信心;一是对朋友的期许,在事实上是情感上的接近与友谊的增固,为来日聚拢人心、众志成城做准备。
袁世凯的兵是现代武器武装起来的,他们的步伐如此整齐!接着,袁世凯列举了宋代向敏中与文彦博两位历史人物,意在以此比陈筱石,对陈筱石寄予厚望。向敏中、文彦博“留守”、“镇边”,也是陈筱石担当的喻指,其真实之意在何处,当一目了然。
从这里可以看出袁世凯对陈筱石的期许,也可以看出其内心深处的包藏。“笑我驱车循覆辙,愿公决策著先鞭”的意思就更明确了。显然是等待之意,等待东山再起。
“传闻凤阁方虚席”,意义更深远。
凤阁是什么?此乃紫微斗数星曜之一,亦指华丽的楼阁,历史上多指皇宫内的楼阁,另外还是唐官署名,指中书省。凤阁的最高长官称内史,即中书省最高长官中书令。史载,唐初中书令为正三品,大历年间(766~779)升至正二品。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三省之中,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凤阁的权力很大,相当于宰相。
“西湖理钓船”语出唐代诗人徐夤的《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因筑直堤分为两沼》:“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十分春水双檐影,一片秋空两月悬。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坐来暗起江湖思,速问溪翁买钓船。”“买钓船”意在沉湎于山水间。隐居,就是隐藏。这里决不是简单的不合作,也不是什么淡泊名利。
政治家的隐藏是有条件的,如猛虎等待纵身。袁世凯意在重新收拾河山,用诗歌述说着自我,又在表白中隐藏着自己。
赠庸庵友人七律二首·其二
北门锁钥寄良臣,沧海无波万国宾。湘鄂山川讴未已,幽燕壁垒喜从新。
鸣春一鹗方求侣,点水群蜂漫趁人。旭日悬空光宇宙,劝君且莫爱鲈莼。
这明显与前一首不同。
“北门锁钥寄良臣”,是对陈筱石的高看。陈筱石身担重任,与历史上的寇准可以相比。北门,一指北方边地,一指翰林学士,唐宋时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这里借指北部的边防要地和重镇。《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宋史·寇准传》说:“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寇准在当年宋真宗北伐中具有特殊作用,他逼迫皇帝过河而促使抗辽战士群情激奋,从而大败敌军。袁世凯给陈筱石戴的高帽子既明亮又恰切,不信他陈筱石不将自己引以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