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生物八年级上册“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课例,浅谈发展性学生评价在生物课的实施特点。
关键词:发展性学生评价 实施
一、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实施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一种形成性教学评价,它针对以分等奖惩为目的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而提出来,主张面向未来。发展性学生评价不仅能有效地检测教学质量,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潜力,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基本教学思路(2课时)
1.课前布置学生围绕“飞行”这个主题,查找与动物飞行有关资料。
2.实施新课:
(1)导言:观看《哈利·波特3》中鹰头马身有翼兽(简称有翼兽)飞行片段,提出问题:“想象出的有翼兽到底能不能飞?鸟要能飞需要具备什么特征?”引发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2)飞行原理小实验:吹纸条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初步明白飞行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3)小组活动:围绕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4)课堂交流,教师点评。
(5)利用鸟骨骼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教师对鸟适应飞行的特征进行总结。
(6)布置作业:通过所学的知识,请判断有翼兽到底能否飞行,并请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