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点燃激情之——导课

阅读:71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3/25 10:41:47
分享到:
 二、 故事导课法
讲故事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导入最能达到活跃课堂的作用。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课时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
在讲《杨修之死》时,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杨修与曹操的故事: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路,杨修跟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 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出来了。”他 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到:“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 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 的理解写下来,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了解了曹操与杨修智商的差距,聪明的杨修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他的命运会是怎样的?文章为你揭晓,请阅读课文。
故事的介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图片、视频导课法
图片、视频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形式,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图片、视频是通过视觉获得的,更直观,视觉性教具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
讲《猫》时,结合课文的内容,我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关于猫的图片,有动画中的加菲猫、街头的流浪猫、阳光下的瞌睡猫等等。图片轻而易举的引起了学生对上面的猫的好恶。而话题也轻松地从图片上的猫转移到了课文上。然后依次展示课文上三只猫的图片和它们活动的视 频,让学生依次说它们的外形特点、你对它们的感情,并想象它们在主人家的地位。再顺势引导学生,你的观点在课文中能否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文字,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热情。图片、视频的出现,让学生在即刻间兴趣盎然,议论纷纷,由于内容学生非常熟悉,这样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