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改革语文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

阅读:88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2 17:04:56
分享到:

  (二)践行由扶到放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知道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学生“众鸟乱飞”,其结果是“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达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时,我先组织学生比较系统地剖析了词的上阕;学习下阕,只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仿照上阕的思路来学习研究,学生兴趣特高,思维特别活跃。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如教《孔乙已》时,先可以“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小说进行续编。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创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由“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链接现实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链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如学习《阿Q正传》一文,分析完阿Q人物形象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阿Q?阿Q精神在当今社会哪些人中继续存在?”学生积极思维。后再引导学生阿Q这个典型人物是作者取于现实生活,又经过艺术提炼,集中雕塑而成,从而逐步调动学生的优势兴奋中心,积极思维。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课文中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激起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共同感悟生活与人生。如此,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
  传统教学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甩两袖清风,战三尺讲台。应用教学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展信息技术,能延伸和扩展教学活动;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知识创新的转变;能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综合处理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使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使教学信息的容量增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丰富教学的表现力。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创新能力。如讲《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时,可精心选取一些周总理生平的视听电化资料,让学生了解总理的丰功伟绩,亲身体验亿万人民缅怀总理的悲壮感情。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作者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天的“脸色”、云的变化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而且以此作为题材,勾画出整个场景,表现大自然的静态、动态之美和大自然的无限情趣。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