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阅读教学中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阅读:8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1 14:07:07
分享到:

  自读想象
  在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情感,引导学生在课文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中的形象意境进行入情入境的想象、品味,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培养。
  自读欣赏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优美形象,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以及用词造句的色彩,语言节奏的强弱,情调和风格特色等进行品味、欣赏,获得审美享受,受到感情陶冶,精神得到净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或准文学性质的课文约占八分之七十左右,从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中接受到健康、从高的情感熏陶,固然有认知成分,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审美的。诗歌中的韵律美、节奏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散文中的词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我们要切实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自读积累
  引导学生运用朗读、复述、背诵、摘抄、写话的方法,对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语言材料、语言运用规律、规范语言内进行积累,使学生逐渐树立自觉积累的意识,学会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注意积累善于积累的习惯,为自能读书,形成语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   学习读书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并正确运用才能真正实现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实验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是用浏览的方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用略读的方法,寻书专著课文材料的主要内容确定阅读的重点;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有创见的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精读,“主要目的是精确的把握文章重点部分的内容和层次关系思考句子的含义和蕴理,了解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中心完成综合与分析的思维加工,提出并解决问题等。”这一方法在“自读理解”“自读悟情”两个环节运用较多。
  略读,略读相对精读而言,略读是不必探究词句,而是用较快速度阅读一了解内容梗概、主要观点、作者意图,确定阅读的重点。这在课文初读感知、复习、搜集资料等运用较为广泛。
  浏览,引导学生用更快的速度阅读(包括扫视、跳读),迅速选择阅读材料,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培养学生利用文本的目录、摘要、大小标题,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疑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的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的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的联系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形成阅读能力。其一,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读书方法,教师要增强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一般的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的方法。其二,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课本每组教材围绕一个训练项目,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的训练过程。教师按照教材设计的这种思路进行教学,便比较容易使学生一步步的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怎样读书。
  教材各单元大多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在以精读课文为凭借的基础上,注重在略读课的学习及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实践,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联,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学习新知。通过独立阅读实践使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灵活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这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的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阅读既能在主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
  应当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有: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温故而知新的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呢?其一,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教师要告诉他们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发现问题提醒他们改正。其二,在各种阅读活动中培养。不仅在阅读课上,而且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其三,严格训练,持之以恒。要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四、精读与略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是达到独立阅读能力的途径
  学生在课内所读的课文只是例子,学生凭借它西的种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方法才能内化为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材个单元大多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片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要在已经读课文维凭借的基础上,注重在略读克以及课外阅读中进行实践,课内阅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题,课外阅读时补充;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继续;课内阅读学方法,德外阅读重应用。阅读实践使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灵活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这是独立阅读能力形成的途径。
  加强课外阅读知道:制定课外阅读指导计划;向学生推荐读物,并注意培养他们自己选择读物的能力;读起那不知之道阅读的内容,提出明确的哟阿球,提示读书的方法等;读后交流讨论,如专题讨论,写读书笔记;妥善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每周安排一次课外阅读时间。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