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充分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阅读:137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7 18:13:39
分享到:
4.利用多媒体演播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够表现或者表现效果较差的内容,适时、适量地用自制的或引入的CAI课件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对生物的微观结构、生理活动、生殖过程、生活过程等动态过程进行模拟演播,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的教学方法。每个课件中精选的习题和智能化设计,通过鼠标或键盘完成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对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调控。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计算机这种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提高了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适时适量地应用电教手段辅助生物课堂教学,通过眼、耳、口、手、脑同时并用,优化了学生的视听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谐的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目标分层教学
  目标分层教学法就是在生物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程度、接受能力等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依据教学大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相应的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主观努力,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学习达到既定目标的教学方法。
  了解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和确立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动手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分成好、中、差(落后生和弱生)三个层次,并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定出不同的、适当的目标(适当的目标能激发人的巨大潜能)。对基础较差、能力不强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上进心,知识上基本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重点落在理解掌握知识点上,在期末考试中大多数能及格。对中等层次的学生使他们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潜能,知识上达到大纲的基本要求,重点是培养能力,增加思维的变通性,在期末考试中成绩良好。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其力争成为尖子生,冲刺生物竞赛,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重点培养创造力、自学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层次划分、目标确立之后,通过不同的方式通知学生,在能力上适当提高一个档次,在学习成绩上如实相告,分析其优势和弱点,确定竞争对象,使他们在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激发热情,积蓄力量。
  落实目标。课堂教学立足于中等生,在展示目标时,给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对叶芽的结构和功能要求理解,通过教学,使中等生能够理解,而让优生掌握叶芽的生长与枝条的关系,并要求思考有关的问题;对于落后生和弱生来说,只要求初步了解,课后能再现。在设置课堂提问时,根据难易程度设计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量让他们获得正确答案,增强自信心。另外,在布置作业时,分别使用探索性练习题、主体性练习题和基本练习题进行训练。
  阶段调整,激励进取。在阶段(可以半学期或一学期为一个阶段)考察、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显著的提高一个层次;对综合结果下降的可降低一个层次。对降低层次和低层次的学生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自信心以利于进步。对提高层次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有所获。使尽量多的学生朝前一个层次发展。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初中三年生物学习之后,学生层次的分布有很大的改观,落后生和弱生面不断减少,优生不断增多。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