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潜心构建灵动思维场,精心演绎课堂本质

阅读:94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2/19 18:43:26
分享到:
数学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理解、掌握的过程,而且是按照学习目标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评价、调节的过程.其思维操作主要有直觉操作和内反馈操作,它以原有数学认知为基础,寻求新知或获取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寻求新知或获取问题的解决,反过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习方法的有效性、认知策略的选择等,再对学生给予恰当、合理、及时的评价,调控学生的思维进度,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组合、对比、归纳、尝试、调整等思维活动,促进“反思型”动态变化的思维场的建构.
在教学实践中,评价反馈可采用如下方式:(1)纸笔测试.教师设计课堂练习或学生设计题目让同伴做.(2)口头测试.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概括自己本节课的感想或收获;让学生就本课内容提问,同伴回答.(3)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注意状态,如听讲是否全神贯注;观察学生的参与状态,如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观察学生的交往状态;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如学生的思维是否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4)自评互判.对自己或对同伴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互判包括同桌互判、小组互判、对组互判、全班互判等.
课堂评价与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建立愉快和谐、心理相融的师生关系,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探索、求知创造的思维氛围,构建起一个“律动”的思维场.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强调教师的教,更强调学生的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独巨匠心的思维活动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学生认知的冲突、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扎根于课堂,心系学生,潜心构建灵动思维场,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育新课程下的思辨课堂,精心演绎数学课堂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教师的智慧.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