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不说“剃”,而说“理”,好比不说“烹调”而说“料理”;不说善做生意而说善“理财”;不说“惩办”,而说“处理”,都是“新”文化浸润的结果。我想,假如现在还保留砍头的刑罚,一定不叫“斩首”而称“理头”罢。
【品味】 行文语言幽默风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段析】本段分析了词语受到“新”文化浸润而变得文雅的现象,为下文对“剃头”这个词的反感作铺垫。
“剃头”这两个字不仅粗俗,而且近乎野蛮,使人无端地想到和尚,和尚的头发才算是实实在在被剃下来的——几乎连根。所以我不喜欢剃头。
【品味】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不喜欢剃头,自然引起下文回忆的内容。
【段析】写了对剃头很反感的原因,反衬下文对剃头匠的依赖,欲扬先抑。
记得小时候,母亲给我一毛钱,让我去剃头,我就想啦,这钱为什么要给剃头匠?难道我自己不会剃吗?于是对着镜子,咔咔咔咔剪个个平头:看起来与剃头匠的活儿并无二致。谁知我母亲比我厉害十倍,她只往我头上瞄了一眼,就顺手赏了我一个耳刮子。我口袋里的糖果也被搜走了。她扯着我,重找剃头匠。剃头匠一看就明白了,他说,“小孩都这样——所以小孩最好剃成和尚头。”
【品味】 画线句写自己小时候的丑事。作者毫不掩饰,袒露自己,这是对自己,这是对自己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