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
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千克/米3        B.克/厘米3         C.千克/分米3      D.吨/米3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          B.  透过树叶间的阳光   
C. 水中弯折的铅笔       D.  物体的影子
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轻舟            B.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
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6.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掬水月在水”说的是光的     现象。
8.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①     m,当这人向平面镜走去时,他在镜中的像将②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
9.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     ρ乙(选填“>”、“<”或“=”);质量为1.8kg乙物质的体积为     d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