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生物学科的导入新课方法

阅读:62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23 10:19:10
分享到:

一、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我先提问学生: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片刻后,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植物体,先要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那么,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进而转入新课。
二、利用动动脑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每节课的后面,都设有与过去教材中的复习题类似的动动脑这个栏目,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紧扣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只要学生积极思维,一般均能口头答出来。尽管这是课后的习题,但有的题目也可在上新课前提出来作为创设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到茎的结构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学本节课文后动动脑中的第一题在暴风雨中,有时大树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很难被拆断,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比较熟悉这种现象,但要明确回答出来,必须在学完茎的结构之后,学生思索一会后,不少人回答这是因为树干粗大而坚硬,我接着说:树干的茎为什么坚硬,而小草的茎又为什么柔软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得从茎的结构中去找,由此导入新课。
三、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教材中包括封面封底的彩图,以及正文的黑白插图若干幅,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讲到花的结构这部分时,因时令已进入深秋,鲜花少,不宜运用实物教学,而这部分的知识又很重要,怎么办?我选择了课本封面的金茶花图导入新课。一上课,我对着这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两朵花的结构吗?学生每节生物课都接触到这幅图,却很少有人思考它,而现在又提出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我乘势指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花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