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云南取消全省统一中考 “吃螃蟹”需闯“三重门”

阅读:132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5/13 8:49:35
分享到:
  3.着力探索 改革不能被动等待
  为准备正式开考的信息技术科目,昆明市第十二中学至少需增加2个机房约100台电脑。按照每台电脑4000元计算,平均一个学校光机房投入就约50万。据杨崇尧介绍,2010年,该区投入1200万元改善中学硬件,而官渡区是云南129个县区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县区。
  云南中考改革学业水平考试除抽考科目外,其余由各地州自行出题。有专家担心,有些地州教育部门能否出好有区分度的题?保密工作是否到位?增加6门考试科目师资是否匹配?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多数的县区仍是吃饭财政。中考改革需要的计算机、体育设施、实验室设备等硬件以及相应软件保障能否满足?是改革需要闯过的“第一重门”。罗崇敏就此介绍,云南省投入10亿元的资金,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义务教育”的成果。
  云南师范大学一位专家向记者透露,云南省目前有457所优质高中,如果要达到九成的优质高中升学率,云南还需要约900所优质高中,即使按照每所高中投资一个亿计算,也是个天文数字。高考指挥棒下优质高中资源的稀缺,是云南中考改革需闯过的“第二重门”。
  中考改革当然不能被动等待。云南省采取了扩大优质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定向择优”录取等改革办法,确保既有条件下高中招生的相对公平。其中“定向择优”录取方式规定:到2012年,云南省所有州、市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定向择优生”录取比例不低于三成。不过记者也了解到,不同的优质高中“定向”的初中学校也是不同的,好学校的定向生也有最低录取分数线,差学校的好学生想上好高中并非易事。
  如果云南中考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中录取,将面临巨大的舆论争议,这是“第三重门”——综合素质评价是否会沦为学生的“拼爹游戏”?为此,教育部门设计了公示和申诉渠道。“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罗崇敏反问:“难道因为现在社会信誉环境不好,就一直观望下去?”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