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信息技术与生物新课程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

阅读:103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7 11:11:19
分享到:

 ③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的教学策略。生物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微观世界的复杂变化,看不见摸不着。而这些教学内容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是教学的难点,多媒体技术的可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启迪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强低教学的难度。同时动态的画面会给学生新颖、精彩、而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如在《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课的教学中,“土壤中的水分是怎样进入到根的导管中去的?”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但通过运用课件模拟根吸水的这一动态过程,使学生很快就领悟到土壤中的水先进入根毛细胞内,进而通过细胞间的缝隙及逐层渗透到根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这两条途径到达根内部的导管这一过程。再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制作三维动画将心脏四腔-瓣膜开闭-血液循环动态的展示出来,使这部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辅助实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目标。生物学是一们实验学科,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辅助探究性学习,并不是用多媒体制作虚拟的动画代替实验、探究,而是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独立思考情境,营造一个生动、愉悦、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和提出自己的设想,学会与他人合作。让学生充分地施展拳脚,敢想、敢说、敢做,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为今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另外,学生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往往看到的只是实验的现象,而揭示现象的原因往往比较抽象,这时需要运用多媒体去辅助教学。例如这时需要运用多媒体去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观察鱼的呼吸的,学生们观察到水由口进入,经过鳃由鳃孔流出的过程。分析进入口的水与鳃孔流出的有什么不同?如果这时适时运用多媒体播放鱼呼吸的动画,学生马上理解呼吸的过程,会取得更加的教学效果。
  ③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观察的问题和实验、探究时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思考什么,真正实现有效学习,自主的构建知识体系,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示式学习,搭建展示学生才能和个性的教学策略。
  “面向全体,一切为了学生终生发展服务”是新课程生物教学核心理念。实施这一课程理念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研究中,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展示学生的才能和个性的空间和舞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的情境,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观察、设计、交流。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创新思维的火花碰撞中,去生成课程资源,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达到资源共享。例如,在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食物猪心,在观察前运用课件展示研究的问题,每组自主选择着重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利用实物展台,结合实物、模型、图片等汇报,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使学生的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5)及时巩固强化学习的教学策略。生物学科目前在我们抚顺市为非中考学科,往往学生不够重视。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研究中,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对生物教师来说,把握课堂40分钟教学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意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加强知识的巩固和强化,达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