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初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阅读:87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7 11:03:02
分享到:

摘要: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的获得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作初步研究。
  关键词:观察实验 阅读探索 归纳整理
  在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苦恼,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发现初中生学习生物应从观察实验,阅读探索,归纳整理等几个方面入手。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作为学生,应该紧紧抓住课堂演示实验,加强知识理解。
  1、注重观察实验
  1.1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植物学、动物学还是生理卫生都与实际联系很密切,因此要想学好生物,那就要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强化观察实验。
  1.2明确观察目的
  无论是对标本、实物的观察,还是对其具体实验的观察,都要先经过预习,了解观察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细致的观察,对所观察的对象有更清晰的感知。
  1.3 养成正确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时应先观察整体,对整体有了大致粗略的认识后,再找出观察对象的各个部分。先由上面到前面,后看下面和后面,再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顺序。
  1.4在观察时应灵活的使用相应的感官分析器
  不但要用眼看,还要根据观察对象的实际情况运用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细细感知。如:在环节动物中,蚯蚓的体外大部分体节腹面生有刚毛,但刚毛较小,容易忽略,只有用手触摸才能感觉到刚毛的存在,然后说明纵环肌交替舒缩机理,进一步观察蚯蚓的运动,从而体会到刚毛有协助运动的功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观察时应多动脑筋,做到观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形成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并要求学生及时做好实验观察记录。
  1.5要勤于动手
  除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以外,学生还应该自己动手制作生物标本和亲手去做实验,这样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更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