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阅读:11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5 8:53:23
分享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事实也告诉我们,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惟有实践,才有创新;没有实践能力的人,绝不可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优化教学过程,用好用活教材,重视动手操作,丰富课外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动手操作能力即实践能力,造就一大批实践型的人才,这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活教材实例,培养实践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前提,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材中的实例、习题、阅读材料等来体现并完成的。因此,用好用活教材中的实例,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教学功能。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意识。
  1、用活教材中的引例,激发学生实践意识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是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概念、公理、性质和规律等通过实际例子导出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实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总结和归纳,从而得到结论。
  2、用活教材中的习题,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实践证明,练习既能使学生巩固知识,又能给教师提供信心反馈。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思考性、灵活性和层次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练习题、想一想、选做题、复习题等习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例如,在学生学习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后,为使学生巩固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和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课堂练习中除做好课后的练习和想一想外,选用选做题中的“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两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 规定上为正,那么习惯上的2楼记作     ;
  顶楼(12层)记作     ,地下的第一层记作      ;
  数-2的实际意义是     ,数+9实际意义是      。”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