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渴望接触社会,用社会热点问题来创设情境能够使学生感到贴近生活实际,不枯燥,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也有利于理论联系于生活的实际。在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时事、关注热点,收集信息资料,使教材活化与时俱进。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量的变化》这一内容时,根据某报道《16册账本透出四十六载变迁》编制的表格
年份
|
1958年
|
1979年
|
1989年
|
1996年
|
2000年
|
2004年
|
收入总额/元
|
971.2
|
1568.3
|
4560.44
|
15039.31
|
30595.12
|
42549.36
|
支出总额/元
|
798.26
|
1003.91
|
1927.98
|
7800.12
|
13700.18
|
26533.78
|
再结合课本提供的GDP增长率,利用最近爆发的金融危机和享有“平凉金果”声誉的甘肃静宁县苹果8分钱一斤无人问津这些事件,再结合《16册账本透出四十六载变迁》这一报道,让学生对照比较贺奶奶家的收支和我国GDP增长率变化间的关系,感受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感受不同问题中变化的数量有时也有一定的联系,提高学生全面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形成,而且会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所以我们要努力提高各种情景创设的效度,让学生在情景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