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初中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阅读:158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19 14:41:17
分享到:
三、形成性评价的设计
(一)形成性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是指“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等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教师应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小组活动应当成为评价的重点。教师应 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任务 的成效等。(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学生自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培养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纪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2)两人互评。两人互评是一种长见的自主评价形式。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中之中和之后动都应当发生。(3)小组互评。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 行为,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 材料。(4) 群体合作评价。全班参与合作评价,因参与人员增多而难度加大,但这样的评价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则更有意义。教师在进行全班合作评价时应作好组织工作,进行周密的规划,准备完备的评价工具,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指导。此类评价活动与教学活动是一体的,本身就包含着教学内容。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