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作用

阅读:8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7/17 15:49:05
分享到:
所谓预习就是在上课以前把要学的知识先学一遍,达到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并且预习可让其在上课的时候对知识已有所了解,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他们对上新课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其注意力,更会帮助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他们因为新课听不太懂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预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学期预习——开学前在假期里,预习下学期的内容。
那么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课前预习对学生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预习可对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进行及时补缺
通过预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懂的部分,也会有不懂的内容。为什么会有不懂的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那么预习,就像“火力侦察”一样,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这样, 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较顺利。事实上部分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就是没有掌握好听课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上课的时间也被白白浪费,花了时间也没有效果 。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使学生提前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加以解决。
二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

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只需看两三次就能理解的,这一类知识属于简单的;有些知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经过积极的思考也能弄懂(当然这对中优等生来说);另外有些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很不容易搞清楚。这 就是预习中发现的难点,也就是新课听讲 时的重点。那么,在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的时候,尤其需要强调这一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对学生说,预习中遇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