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

阅读:63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6/29 11:15:27
分享到:
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基础内涵
    学生以课文为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得相关信息,经过筛选,分析、整理,编制成学案,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操作过程
    在第一次独立学习阶段中,完成课文注悟与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进入互动学习阶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处理信息,交流领悟,力求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进而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领悟。把上述学习的过程,独立整理成书面材料,制成一份学案。
    学案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平台,它扩充了教材的信息容量,它记载了学生瞬间的思维火花和长久思考的轨迹,保留了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和过程中的学习经验。而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也是课程的一部分。
    学生在本次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几个步骤:
    1、课前独立学习:
    (1)多渠道、多角度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通过注悟方式研究课文
    (3)完成三张自学卡片(信息汇编、质疑记录,课文批注)
    2、课堂上互动学习:
    (1)交流信息,通过概括归纳的,提取有助于理解课文关键信息。(第一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信息)
    (2)交流自学成果,从课前的注悟中感受华威先生的忙,从而熟悉文本。
    (3)结合时代背景与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领悟“华威先生为什么忙?”(第二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信息)
    (4)生成新的领悟,整理成卡片④“华威先生的忙和为什么忙?”
    (5)生成新问题,布置新的任务。
3、课后独立学习
    (1)独立完成新的任务 卡片⑤“作者怎样写华威先生的忙?”
    (2)整理归纳学习成果,网上发布学案。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