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语文课堂教学顺序创新例谈

阅读:130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4/8 15:31:18
分享到:
二、以学生的发问发言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  
这 种课堂顺序,无法按课文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它完全由学生的发问发言的先后次序进行。如我在教学《差半车麦秸》时就用了这种课堂顺序。该文课文长,又是自读课文,但描写语言很生动,教师讲费时多,学生的收获不一定大;让学生自主感悟效果会更好。在课堂学习前,我让学生自学课文,充分找出自己的不懂之处和感 受最深之处。上课后我提了第一个问: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地方?每个同学都要讲出你的理由;如果自己喜欢但说不出理由的可以找同学说,也可找老师说,说出他们的感受供该同学参考。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课文的4—7段、12段、36、37、51—53等 段落,这些段落正是课文细节描写最生动之处,无形之中完成了我确定的该文的学习重点。当然找的先后顺序是乱的,找出一处,就请全班同学看这些段落,然后说出自己的体会。这一阶段差不多了,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该文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又需要解决的,请提出来。提出后,仍然由同学 和 老师共同解决。很多同 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1结尾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2该文写了“差半车麦秸”的很多坏习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写他对土地的感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等等。
现在想来,这种方法还真好,表面上看有点乱,但是它能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上课不走神,全身心投入学习;学生说出的理由和感受点虽然各式各样,但有利于教师从文章结构、写法、语言特点、人物特点等方面进行赏析方式的点拨,有利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的培养和赏析方法的传授;还有,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质疑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读课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作文能力,学生的感受虽然有的肤浅,但毕竟是他们的发现,他们能发现文章的好,还怕写不出好作文吗?如果还是教师讲解分析,学生走神的肯定多,抄了笔记,但没真正理解的也多,收获是很少的。这种方法,教师在备课时只需读透课文就行,不需 花很多精力去想步骤;教师也不要担心学生抓不住重点,相信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质疑能力;也不要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要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方向就行。
三、抓住关键句子,由文章中间内容入手组织教学顺序。  
很多文章的关键句子要么在开头、结尾,要么在课文中间。我们的课堂顺序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句子进行。现在我举例说说抓住课文中间的关键句子组织教学的用运方式。教学《孔乙己》,该文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让学生齐读该句一遍,默念该句两遍考虑问 题:1该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这样”指什么?“这么过”指什么?该句中的“人”和“别人”指谁?3该句说明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上面问题后,我就处处抓住该句提问,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我提了个过渡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的?又是怎样描写“别人”的呢?进入课文第四段六段和11段的学习。我提了两个问题:1这两段是写孔乙己在的时候“别人”的快活,孔乙己是怎样使“别人”快活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孔乙己会这样呢?找出依据。2“别 人”是采用什么方式在孔乙己身上寻找快活的呢?他们在快活时孔乙己是什么感受呢?接下来学习课文第十段,这段是写孔乙己不在的时候别人的快活。我问:他们是因为什么快活的?他们在谈论孔乙己的遭遇时是什么态度?找出句子说理由。理解后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从地 位、经济条件和思想性格方面归纳。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中,孔乙己会是什么样子呢?进入这三个段的外描写描写和动作语言描写的对比赏析,主要是读,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到孔乙己从外貌到动作语言的变化,加深理解人物命运和形象,体会作者描写语言的典型性、个性化。在“别人”的快活日子中,孔乙己是什么结局呢?进 入课文12、13段的学习。孔乙己和丁举人比,孔乙己该得到这样的下场吗?简略学习课文7、8两段。同样一个社会,为什么“别人”就能快活生活,孔乙己不能呢?进入1、2段的难点学习,揭示小说主题。
我们有一位教师在上《纪念白求恩》一文时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顺序。他的步骤是这样的:作者写该文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找出了第二段中的句子:“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这句是该文的中心论点。那为什么要学习白求恩呢?“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学习了 我们‘就可以变为……有益于人民的人’。”赏析排比句的作用。那么白求恩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找出了概括精神的句子,明确这就是各段的中心句。这些精神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为了揭示白求恩的精神,作者用哪些语言表达方式呢?体会记叙在议论文中的运用特点。至此该文的学 习目标已完成。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