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合理利用情商 强化语文情感教学

阅读:137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3/5 17:15:41
分享到:
  
针对这种情况,经过深思,首先决定每节课抽出三分种给同学们自由发言,从简单开始,按座位轮流,先是自由准备(可朗诵诗,也可读片段),后来发展为讲故事,讲身边事情,谈读书感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每个同学都有了发言机会,最终发展到愈演愈烈,上课就想发言,这是意 想不到的。刚实行时,个别学生一上台就脸红,说话不利索。不管学生是大树、花朵还是小草,他们都有成长的权利、成长的欲望。后来他们课后阅读兴趣浓了,谁都想读一些别人没读过的书,讲一些别人没讲过的故事,发表一些新颖的观点。他们在活动中长知识,长知识中添加兴趣,在兴趣中潜移默化,默化为一个爱阅读的 人,爱思考的人。在教《出师表》,分析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质疑:文章第一段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可第七段又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第 二,确立大语文观,形成兴趣,养成习惯。阅读教学情商教育的实施,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确立大语文观,形成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许多农村学校,连个象样的图书馆都没有,这给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麻烦,或者干脆说这是和阅读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也就把重任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身上。作为教师应立 足课本,让学生从《假使给我三天光明》读出生命意义,读出爱的真谛;从《岳阳楼记》中读出大气——以天下为已任;从《心声》中读到凡人琐事,理解平平淡淡才是真,有体验才会有真情的共鸣;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读到科学哲学;从《春》中感悟美……可以说,语 文是美的富矿,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既有苏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易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既有傲然挺立于大西北的白杨的伟岸崇高,也有玲珑地立于山脊的空中楼阁的含蓄与缥缈。故语文教 学每一重要的课都应使学生有所收获,且感觉到语文阅读包罗万象:充实了知识、充实了思想,充实了感情。同时,他们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都异常活跃,阅读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享受智慧人生 的过程。有了这种认识就引导学生看报纸,看新闻,引导他们阅读《语文报》、《读者》等书刊。这些杂志思想健康,内容丰富,贴近青年人的生活;引导他们看名人传记,象《 居里 夫人》《贝多芬》《海伦•凯勒》等,可以说没有一种书籍能如名人传记这样震憾着学生的心灵。因为这些是真的,且每一位名人的成长都会给读者很大的启迪: 居里 夫人的爱家人、爱国以及从她身上透出的科学精神,贝多芬在关键时刻与命运的抗争,海伦•凯勒一生与危难的抗争、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假使给她三天光明的遐想,无不人不让深思受益。引导他们走出社会,让他们感受爬山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钟灵毓秀,感化了博大的情怀。书籍报刊平常都通过购买、奖励的方式让他们拥有,且互相传着看,弥补了学校图书匮乏的弱势。  
, 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中我们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励学生的情感。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强,从教学活动和教材本身这两个方面,学生 在学习中均可以产生道德情感、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中学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范文,这些文学作品形象的感染性很强,老师结合文章内容,创设情境,让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心为之牵,神为之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情感起到一定的感化效应,“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文道合一”的境界。               
三、灵活运用情商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德 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鼓舞。”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分为三个方面,即三个纬度,即认知纬度、情感纬度、操作纬度。教师应该树立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理念,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学生的进步上,更多地品尝成功的喜 悦。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方式很多,以为其中有三点是最为有效、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   
(一)教师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暗示,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暗示了学生的能力,通过勉励和表扬学生暗示学生:“你有学习的潜力,还可以学得更好!”,“你能学会!”,“老师眼中的你绝对可以做到更好。”在教学中若能以 “很好!”、“很精彩!”之类的鼓励表扬性评语,会使学生感到快乐和信心十足,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奋斗。实践证明,以暗示激发学生的情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客观事物真善美。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名人格言、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明白做人的道理,领悟生命的意义。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高尚的品格有指导人生和陶冶性情的 教育价值。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