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两会”热评|“取消中考实行10年义务教育”缓解不了教育焦虑

阅读:20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22/3/8 17:21:35
分享到:

 教育焦虑,既在教育之内也在教育之外。

全国人大代表阳海玲建议,取消中考,建议中小学生教育年段改为10年高中制义务教育,再度引发热议。阳海玲表示,现在的孩子上学节奏紧张,休息时间不够,导致孩子和家长都很辛苦。中考分流压力来得过早,分流决策时孩子们的心智尚不成熟,待至成熟时已经木已成舟,无法从头再来。

中高考改革以及学制调整,不仅是对现行教育体系的重大改革,更关系到每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家庭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这样的话题总是能引发很高的关注度。近年来,将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改革学制、缩短基础教育年限等建议此起彼伏。这些建议是否具备现实可行性,能不能化解社会教育焦虑、减轻孩子学业压力等现实问题,都需要认真分析。

学制改革必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成长规律。教育部此前就曾回应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共12年的课程设置是经过长期实践、反复调整后逐步建立的,符合目前国际上普遍做法,基本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基本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若是将现行“六三三学制”缩短为10年高中义务教育,意味着基础教育年限大为缩短,青少年进入大学校门年龄将提前到16岁左右,进入社会的年龄也将大大提前。这样调整恐怕将进一步加大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增加家长的教育焦虑,而不是减轻。

从现实来看,不管是将高中教育还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都意味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这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但是相对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而言,教育经费还偏紧张,尤其是在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水平方面。推进公平、提升质量,是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既要加大经费投入,也要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把教育经费用在紧要处,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义务教育扩容的建议,初衷是希望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但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超出现有财政能力,可能适得其反,难以保障教育公平和质量。即便纳入了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也可能是低水平的,而且还将挤压用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用于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经费。

此外,没有中考分流,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会减少吗?家长的焦虑也会变小吗?问题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当下的这种教育焦虑,既在教育内部,也在教育之外。家长之所以为孩子上职校而焦虑,既是因为职业教育成长成才通道狭窄,也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充满偏见,技术技能人才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低有关。高等教育已经实现普及化,但是高考竞争尤其是名校竞争愈发激烈。这背后不仅是因为公众对孩子的教育期待不断提高,也与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优质就业岗位不足有关。

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比如落实“双减”,减轻学业负担,实现基础教育的提质增效。比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横向贯通、纵向畅通,畅通职教的升学渠道,拓展职教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缓解中考分流压力。

教育之外,则是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拓展和丰富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扭转社会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评价观,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导向和社会氛围。

     来源:网络  编辑:b-box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