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我是一名初中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时也受到生物是副科这种想法的影响,所以产生了一种我既对生物中一些有趣的知识感兴趣,又不想真正在课堂上学生物的心理,从而导致生物教学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现象,为了培养兴趣,激活课堂,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颇有成效,下面就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备好每一节课,巧设每个环节
我虽然从教有11年了,但每一节课的准备我都会反复推敲,反复钻研教材,使每一节课的内容既充实又切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来学习,比如我讲呼吸系统的组成这一节,我先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小笑话:有一个外国人第一次来中国餐馆吃饭,他坐下来后先左右看了看,看到有位中国人点了一盘饺子要了一壶酒,于是他也照样子要了相同的,等饺子端上来后他也学那个人先到了一杯酒,然后拿起筷子去夹饺子,但他不会使筷子,于是他又看那人,正好这时那人不小心把饺子掉到酒杯里,于是他认为饺子应沾着酒吃,很不容易的拿着筷子夹着饺子吃了一口后发现不好吃,于是又左右看,看到有人吃面条好像很香,于是又要了一碗,但费了好大劲也没吃到嘴,恰好被正吃面条的中国人看到他拿筷子的可笑样子于是笑了,可是一不小心面条从鼻子里被喷出来了,于是外国人说中国的吃饭太难学了,我学不上来,讲到这我启发学生来想,为什么吃饭时大笑面条能从鼻子里喷出来?于是这一节课同学们带着疑问和好奇心很轻松的就都掌握了,学生感觉书本的知识不枯燥了,学习兴趣也来了。
二,巧妙联系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