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中考作文的审题立意:察“言”悟“本”

阅读:81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3/31 18:29:46
分享到:

3.寻找中心词

中心词就是命题作文题目中给我们确定了写作内容的关键性词语,找关键性词语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些偏正短语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中心语,如2008年江苏南通中考作文题目是一道风景线,此题目的中心词是风景线,它要求我们围绕能构成风景线的人、事、物或某一现象来写。

主谓短语的题目就应重点关注一下谓语。2008年温州中考作文题目为下雨天真好,它的中心词是真好(也有限制的成分),即要我们写感到的确好的与下雨天相关联的人、事、物、理,等等。再如2010年江苏南京市中考题我做主,写作时要重点强调做主我做主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强,可见,文章的重点应放在:自己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增强自强自立的意识上。反之,如果重笔浓墨写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等就偏离题意了。

如果题目是整句形式,更要认真剖析。例如:2010年江苏南通市让我悄悄告诉你。这个题目稍显复杂,须剖析解读。首先,我们可以按照语法结构分析句子成分。是主语,是写作对象,是叙述的主体,你是叙述的客体;其次,谓语部分悄悄告诉你是偏正短语,用悄悄作为修饰语加在告诉前,悄悄的含义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强调这是一种情态,倾诉的语气要轻柔而动情。第三,我倾诉的一段心旅历程,犹如河出伏流,所写事情一般是不为你知,或虽知而不便公开的心中秘密。经过以上逐层剖析,可见悄悄一词是题眼,是写作的重点,有不慎,就会大意失荆州。

4.细品修饰语

审题时最重要的是咬文嚼字,抓住题眼和重点,才能有效地防止离题。修饰、限制的词语一般由命题作文题目的定语、状语、补语构成。这些修饰词语,常常是文章的表意重点。比如一次不平常的经历这个标题,重点在不平常上。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重点在希望上,不能把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混同于现有的一个暑假。再比如难忘的决定,文题的中心词是决定,题眼是限制语难忘,应重点写难忘的缘由、难忘的故事以及难忘的感慨。

对于复杂的问题,更要谨慎地细品修饰语,如题目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这个标题所界定的范围有相对的限制性,要注意修饰性词语那一刻那一刻,它是一段很短的时间,事情是那一刻间发生的,不能写成一天或几个小时内的事情。是事件的主体,也是事件的见证者、感受者、受益者,所以写作时要着眼的体验,抒写的感受。当然,这个题目更要审准比喻性短语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意为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春景的美好,也比喻从逆境进入顺境,事情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际遇。很显然,在我的世界里更强调的是其比喻意,它更应该是指一种发自心底的温馨与感动、温暖与阳光、放松与释然、微笑与风景……

5.研习含蓄语

独词与虚题,语意往往含蓄,需要仔细品读,审准题意。

对于只有一个字或一个词的作文题目,我们在审题时除了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领会题目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其它含蓄意义。如这个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可以由此引申为帮助合作关爱引领等意义,再围绕它们来选材和构思。如在乎这个动词性题目,我们可以采取扩展法,即在在乎前后添加词语:(谁)在乎(什么),添加的词语就是文章的重点,据此就可以迅速捕捉到你感慨深刻的立意角度和写作素材了。

所谓虚题,是指比喻象征类词语或有虚实结合特点的命题。这类作文题目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往往包含着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必须读懂文题的寓意。否则,望文生义,如雾中看花,文章就会写得平淡直白甚至跑偏。如命题给他人一朵花,我们要从中读出题目含义:让绚丽的心灵之花为他人开放这一寓意。这可以是一句衷心的祝福,是一声真心的问候,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可以是一次慷慨的捐助等。再如虚题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我们可分四步走审题:找出关键性——“乌云”“阳光发散思维,列出词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此处的乌云喻指气馁自卑、郁闷迷茫、艰苦困顿、坎坷险阻等等,阳光喻指自身的顽强自信、执着坚守、勇于担当、积极乐观等等;穿过:有战胜”“消除等意,表示有变化过程;绚丽:成长更快,收获更大。

     来源:网络  编辑:al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