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浅谈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阅读:151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31 17:17:41
分享到: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力越大,学生学习兴趣就越大,他的意图越容易贯彻,达到预期目的和教学效率的可能性也越大。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首先,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及敏锐的思维能力。俗话说:“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学生,他们的知识来源途径非常多,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可能要有一片海洋才能满足需要了。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其次,要具备创新精神。这要求教师应关心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敢于冲破习惯思维的束缚,更新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不至于让学生感觉老气横秋,也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再次,要有准确、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教学内容,又要丰富生动,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历史事件的发生常常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讲述,可以抛开教材,融入教师的声情语调,用趣味性的、幽默的语言像讲故事那样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把学生带入教师所设定的历史时空中,而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如历史事件的横向比较、经验教训的总结等,则运用简练、严谨的语言加以阐明。
最后,要怀有慈母心肠。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对于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非智力因素,联络好师生感情。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在良好师生关系下,学生心理上趋向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关于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问题,方法还很多,上面所谈到的,是我上历史课的一些做法和一些体会,有一些还是十分粗浅的认识。总之,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定能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起来。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