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上“活”语文课的四环节

阅读:84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26 21:41:15
分享到:
语文课,使学生觉得听课是种艺术享受,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把握住课堂的四环节。
一、艺术性的开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端好了,就能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心理定势,激发其求知欲,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的;头开得不好,则给学生沉重的压抑,这反馈给教师,则越上越无兴,再传达给学生,则使其越来越低落,以此恶性循环,导致整堂课的失败。
要使课的开端美妙,作为教师来说,除了消化教材,建构教材外,首先应重视一字。古人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故课前应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感情调动、情感积累。或兴奋、或喜悦、或悲伤、或抑郁,使自己本身为情所感,为情所动,真正进入课文角色,并将情感纳入课文所要求的情感量度上。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肺腑去拨动学生之,使他们一开始就被教师的所打动,被教师的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求知内动力。
有了决堤之情,开讲的时候,教师就应在激情的支配下,用生动亲切的语言进行悬念设置,或描绘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人、事、物,或演示一幅精美的图片,或播放一段动听的音乐等,从而创造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情景,使学生万念归一,一下子纳入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讲的艺术
二、创设第一次高潮
开头开得好,虽然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具有求知的动力,但是欲望动力如果不好好引导,就会很快消失。因此,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目的,深化所创设的情景,使其艺术氛围更浓,更富吸引力,完成由情景向意境的转化(即意境的创设过程)。如教学苏东坡的豪放词《赤壁怀古》,教师在第一阶段,即艺术性开头阶段,应该使自己的情感归入作者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以致华发早生,只好寄情江月以遣怀的慷慨悲凉情感的积累之中。在悬念设置时,用《大江东去》的曲子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望,完成富有吸引力的情景创设,有了这个良好的基础之后,教师应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即创设意境,通过鉴赏、吟唱、精读、多媒体、句子联想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古战场奇景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形象中去,学生将受到美的熏陶,并为字里行间作者那种崇尚英雄、赞美英雄,想建功立业的抱负所感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眼光应落在一个字上,将课文中的知识化为活的、含情的惊涛、乱石、大江、雪浪等组成的古战场雄奇画面的勾勒上,春风得意、从容不迫、胜利击敌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以及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情景的渲染上,使学生在画面中真正把握苏词的豪放风格,将机械性的朗读、注音、释义等,化为有声有色的美读、吟唱、意境想象等能力训练上,将教师的教学机制化为活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意识的源泉,从而使气氛活跃且热烈,完成意境的创设过程。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融进了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加上气氛活跃而热烈,学生的心情愉快、精神愉悦,他们会被这个过程所感染,从而得到极大的满足和享受。在此节骨眼上,教师再利用所创设的意境进一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则高潮就形成了。这是第一个高潮,这个高潮的形成和到来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巩固和加强了开讲时给学生的美好的第一印象”(即巩固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扫清了障碍。
三、创设第二次高潮
第一个高潮的形成起码需花25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生在愉悦心境中突破难点、突击重点),但这持续的25分钟,正好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学生心理疲劳的临界值,也就是25分钟以后学生就会逐渐疲劳,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那么集中,思维反映能力较差,精神由兴奋转为抑制,情感降温等情况,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继续沿用上面的方法,不但不会保持高潮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从而不积极参与课文的阅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酝酿第二次高潮。
首先,教师应从刚才的热情奔放式的意境设置转化为冷静思考式的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的启迪。如果说刚才主要在于意境的氛围勾勒、画面展示以及表层意蕴提示的话,即创设,那么接着就应引导学生由升华,即挖掘课文中深含的,领会文中的,从而达到一课一得。仍以上面所举的《赤壁怀古》一文教学为例。在创设了意境,掀起了教学的第一个高潮后,学生受到了奇景、奇人(周瑜的英雄形象)、奇情(崇尚英雄之情)的熏陶之后,这时应转到作者在词中为何带着崇敬的心情,浓墨重彩勾勒古战场、古英雄的用意,以及发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之感叹的原因上,这就要求教师引领学生透过词的表象,去挖掘文章深层的,从而知晓作者为文的目的,即表达自己壮志难酬,人生坎坷,无奈处只得借酒遣怀的苦闷心情和不满足情绪,从而使学生达到理性的领悟,审美的愉悦。
12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