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中考这席盛宴的一碗“大菜”,分值高达50-70分,接近语文试卷分数的一半。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象地突出了作文在中考语文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分析、研究、评判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中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为我们备战2014年中考作文指引胜利的方向。
2013年中考早已落下帷幕,目之所及,江苏省13地市作文题是“不该错过的风景”,我们一起“放慢脚步”,在作文之路上“渐至佳境”,登临山顶,蓦然发现:这里“这样多美丽”!
一、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综评
1.命题作文“独步天下”,“阴阳双剑”孤独求败。
王者归来,江湖称霸。2013年江苏省13个地市中,无一类外地全采取了命题作文的形式,让命题作文在江苏地区风情尽显、百媚千转。其中,徐州市《总有一个惊喜》、盐城市《放慢脚步》、无锡市《从脚下出发》、泰州市《这样多美丽》等4家采取了纯命题作文形式,占30.77%;常州市《不该错过的风景》、淮安市《一枚书签》、宿迁市《还有一种方法》、南京市《书里有个“我”》、连云港市《成长的力量》、扬州市《渐至佳境》、南通市《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苏州市《遥远的眼神》、镇江市《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等9家采取了给材料命题作文形式,占69.23%。江苏地区在经历了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群雄逐鹿之后,开始华丽转身,归于一统,时至2013年,13地市纷纷举起命题作文的大旗,紧握这把“阴阳双剑”(纯命题作文和给材料命题作文),独步武林,独领风骚,孤独求败。
独具慧眼,食髓知味。为什么这些中考命题者都青睐命题作文呢?一从命题作文的能力要求来看。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命题者多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综合考查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的全方面作文能力,考查学生分析现状、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这也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关注作文过程,着力提升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注重作文思维发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形成规范、全面、创新的写作能力。二从命题作文的考查内容来看。命题作文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命题切合实际,联系实际生活;富于启发性;有利于判卷老师把握评分标准。命题作文的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三从命题作文的考查方向来看。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命题作文在命题形式中提出了“不设置审题障碍”的要求,命题作文在命题时从过去的直接给出题目和要求外,又设置了既有启发性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或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或帮助考生迅速打开写作思路,以便给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2.命题重心“随风扶柳”,“神兵飞剑”非“我”莫属。
2013年江苏省13个地市中,中考作文都将重心放在了广大中学生的自我生活、成长人生以及鲜活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上。考题基本都是紧紧围绕中学生的自身——“我”或“我们”来作文文章,这样就使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物可状,有景可描,有情可抒。
热点词语,频频亮相。13题中出现“我”这样高频字的,就有2题,占15.4%:南京市《书里有个“我”》,镇江市《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
前台招呼,暗藏玄机。13题中在提示语中都有“我”或“我们”的高频字,就有3题,占23%:连云港市《成长的力量》“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这种力量伴随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不断地汲取与发挥那成长的力量……”;苏州市《遥远的眼神》“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拨动着你的心弦?”这里的“你”就是指考生“我”;南通市《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在我们记忆深处……那些口技我们心灵的声音……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退居幕后,不容小觑。13题中虽无“我”字,但也是要求写自身的,就有8题,占61.6%:徐州市《总有一个惊喜》,“谁”总有一个惊喜,自然有“我”;盐城市《放慢脚步》,“谁”放慢脚步,自然有“我”;无锡市《从脚下出发》,“谁”从脚下出发,自然有“我”;泰州市《这样多美丽》,“谁”这样多美丽,自然有“我”;常州市《不该错过的风景》,“谁”不该错过了风景,自然有“我”;淮安市《一枚书签》,“谁”的一枚书签,自然有“我”;宿迁市《还有一种方法》,“谁”还有一种方法,自然有“我”;扬州市《渐至佳境》,“谁”渐至佳境,自然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