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题目结构“花开两朵”,“三重剑浪”过关斩将。
2013年江苏省13个地市中,题目本身没有一个独立词,都是短语或是句子。真可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主谓剑出,舍我其谁”。13题中,题目本身是句子的(主谓短语的),有3题,占23%:南京市《书里有个“我”》,南通市《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泰州市《这样多美丽》。由于句子题本身包涵着相对完整的意思,只要细心梳理其结构,便可领会题目规定的大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句子充当题目的现象多出现在记叙性和描述性文体中,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体中相对少些。比如写作《书里有个“我”》,关键词是写“我”与“书”的对话,写出自己的读书感受;写作《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时,先确定好所写的“一种声音”后,一定要写出它为什么会定格在“记忆深处”的真实感受。
13题中,其余题目本身都是短语的,有10题,约占77%.。其中——
“偏正剑出,绝杀争霸”。偏正短语的,有5题,占38.4%:常州市《不该错过的风景》,淮安市《一枚书签》,连云港市《成长的力量》,苏州市《遥远的眼神》,《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偏正短语题由于其有一定的修饰补充成分,所以它的题旨相对比较明朗。遇到偏正短语题,先要辨别谁偏谁正,主次一定要分明。如写作《遥远的眼神》,题眼是“眼神”,但写作重点不在于眼神本身,每一个眼神都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它背后一定有着一个或一串隐含的故事,把这个故事娓娓道来才是重点,眼神只是谈故事的切入口或线索而已。题目中的“遥远”是一个修饰词,这个词的理解决定着文章的立意深浅和情感走向。
“动宾剑出,天下无双”。动宾短语的,有5题,38.4%:宿迁市《还有一种方法》,徐州市《总有一个惊喜》,盐城市《放慢脚步》,扬州市《渐至佳境》等。遇到动宾题,要把握这个命题中的每一个字。如写作《总有一个惊喜》,题目看似简单,但也值得玩味。“总有”表明人物在多次失利情况下的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努力;“一次”是数量的限定,表明只能写一件事情;“惊喜”是文眼,它要来之不易,它要带之有情。
4.命题主题“三阳开泰”,“围点打援”一枪破城。
从江苏省13个地市的作文题目所涉及的主题来,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一是“成长感悟”成为久唱不衰的的主旋律。如连云港市《成长的力量》,寻找成长中人与事传递给你的“正能量”;徐州市《总有一个惊喜》,回忆成长中的人与事留给你的“七彩石”;扬州市《渐至佳境》,描绘成长中的引为自豪的“金光大道”。这类文题在内容上贴切考生的成长经历,感悟最多,体会较深,因而下笔也最容易。
二是“热爱生活”成为当下流行的七音符。如盐城市《放慢脚步》这个题目很适合当下“慢生活”理念;南京市《书里有个“我”》这个题目倡导你“真”阅读、“真”写作;南通市《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这个题目要求你关注生活,品味生活。
三是“发现真善美”成为振奋人心的大长调。如苏州市《遥远的眼神》这个文题,要你透过眼神,去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挖掘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无锡市《从脚下出发》这个文题,要你脚踏实地,追求梦想;镇江市《那令我心动的潜台词》这个文题,要你说真话,写“心动”,书真情,暖人心。